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带领研究团队,展示了利用非平面构型给体提升TADF分子反向系间窜越的新策略。

图1: 分子设计策略及分子结构
该工作开发了 S2-TRZ,S1-TRZ 以及 O1-TRZ 三个 TADF 分子。其中 S2-TRZ 采取非平面给体结合重原子效应的分子设计,S1-TRZ 仅包含重原子效应这一设计策略,而对比分子O1-TRZ则不采取任何设计。理论模拟结果显示,三个分子给受体间扭转角均超过85°,∆EST在8-9 meV之间,是性能良好的TADF分子。S2-TRZ,S1-TRZ 以及O1-TRZ的⟨S|ĤSOC|T⟩值分别0.00545 cm-1,0.00073 cm-1与0.00011 cm-1。相比S1-TRZ,具有非平面构型给体S2-TRZ 分子的⟨S|ĤSOC|T⟩有显著提升。S1-TRZ 的⟨S|ĤSOC|T⟩也高于O1-TRZ,展示了重原子效应在提升kRISC的作用。三个分子的光物理性质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,S2-TRZ分子的kRISC为24.2×105 s-1,S1-TRZ分子的kRISC为11.1×105 s-1,而O1-TRZ的kRISC仅为9.64×105 s-1。基于三个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39.2-40.1%,在给受体型TADF分子中名列前茅。基于 S2-TRZ 器件的效率滚降在1000 cd A-1仅为7%,而S1-TRZ与O1-TRZ 的效率滚降分别为11 % 与12 %。该工作展示了非平面型给体在提升TADF分子反向系间窜越速率中的应用,为调控TADF光物理性能提供了新思路。

图2: 电致发光器件性能
该成果以“Nonplanar structure accelerates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of TADF emitters: nearly 40% EQE and relieved efficiency roll off”为题,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Chemical Science上,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和刘贺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。
论文信息:
标题:Nonplanar structure accelerates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of TADF emitters: nearly 40% EQE and relieved efficiency roll off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39/D4SC03111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