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有机太阳能电池(OSCs)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受到了广泛关注。与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,OSCs具有诸多独特优势,包括优异的柔韧性、低成本、透明性以及简单的制备工艺。经过广泛研究和细致的设备优化,采用小分子受体(SMAs)的二元结构OSCs的功率转换效率(PCE)已超过18%。此外,三元OSCs展现出更为巨大的潜力,其PCE值已突破19%。这些显著进展充分表明,OSCs正稳步迈向新兴能源存储解决方案的新时代。

图1:分子设计策略及结构
在A-DA1D-A型小分子受体(SMAs)中,精细调节缺电子单元对于开发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(OSCs)用SMA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苯并[4,5]噻吩并[2,3-b]喹喔啉的SMA,命名为QW1,以及三种基于1-甲基吲哚啉-2,3-二酮的SMAs,分别命名为QW2、QW3和QW4。与QW2相比,QW1由于苯并噻吩并喹喔啉(BTQx)相较于1-甲基吲哚啉-2,3-二酮(MDO)具有更强的吸电子能力,因此表现出略微蓝移的吸收光谱和更低的LUMO能级。另一方面,与QW2相比,QW3和QW4中溴原子的引入导致了吸收光谱的蓝移和LUMO能级的降低。密度泛函理论分析表明,QW1展现出最佳的分子平面性,这赋予了QW1更大的电子迁移率和更紧密的分子堆积。

图2:器件性能
基于PM6:QW1的器件实现了15.63%的更高效率,优于基于QW2(14.25%)、QW3(13.21%)和QW4(15.03%)的器件。此外,基于QW4的器件产生了0.933 V的最高开路电压,而PM6:L8-BO:QW4三元器件实现了19.03%的功率转换效率(PCE)。总体而言,我们的研究表明,调节缺电子中心单元是提高所得A-DA1D-A型SMAs光伏性能的有效策略。
相关成果以标题”Regulating the Electron-Deficient Component in A-DA1D-A Typed Small-Molecule Acceptors for High-Performance Organic Solar Cells”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(影响因子5.5),深圳大学罗正辉副教授为本作通讯作者。
论文信息:
标题:Regulating the Electron-Deficient Component in A-DA1D-A Typed Small-Molecule Acceptors for High-Performance Organic Solar Cells
全文链接: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full/10.1002/cjoc.2023006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