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研究成果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研究成果 -> 最新研究成果 -> 正文

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团队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: 调节吩硒嗪的构象使高效的TADF分子具有快速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4-02-01

近年来,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s)在显示技术(如户外显示、虚拟现实、透明显示器)中有广泛应用,这些应用场景要求器件在高亮度(>10,000 cd/m⟡)下仍能维持高效率。然而,许多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(TADF)机制的纯有机发光材料在高亮度下存在严重的效率衰减问题,主要归因于其反系间窜越(RISC)速率过慢。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减小单重态与三重态间的能级差(ΔEST,利用重原子效应(如硒原子)增强自旋轨道耦合(SOC)以加速RISC,以及调节给体-受体(D-A)分子的构型来提高激发态利用率。

   

图1:分子设计策略及分子结构

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,通过利用重原子效应来加速多共振TADF分子的反向率(kRISC)。研究团队通过在PSeZ与3,5-二氰基吡啶构成的D-A体系中引入甲基调节构型,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TADF发光分子 MCPPSeZ,并取得以下突破性成果。实验结果表明,设计的分子展现出了极小的ΔEST、快速的kRISC4.2×106 s-1)以及同类型分子较高的PLQY。基于这些卓越的光物理性质,相应的OLED器件实现了21.4%的最大外量子效率(EQE),并且在高达10,000 cd m-2的亮度下保持了13%的EQE,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低效率滚降。同时作为敏化剂用于红色多共振发射体 BNO1 的超荧光器件,首次实现EQE高达22.6%,并且极大抑制效率滚降,显色纯度与器件寿命亦显著提升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2:电致发光器件性能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3:敏化器件性能


相关成果以标题“Regulating the conformation of phenoselenazine enable efficient TADF emitter with rapid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rate”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(影响因子13.4,中科院JCR一区),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杨楚罗教练,邹洋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。


论文信息:

标题:Regulating the conformation of phenoselenazine enable efficient TADF emitter with rapid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rate
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4.1491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