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研究成果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研究成果 -> 最新研究成果 -> 正文

深圳大学黄忠衍&杨楚罗AFM:面向高效窄带蓝光OLED的多共振TADF发射极的平面扩展增强了水平取向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4-08-08

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)由于其低功耗、宽视角、可弯曲等优点,已经在显示应用中展现出了其卓越的优势。外量子效率(EQE)是评估OLED器件的关键参数。研究表明,OLED的EQE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:内量子效率(IQE)和光耦合输出效率(ηout)。因此,为了获得高EQE,通常采用能够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发光的电致发光材料,如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(TADF)和磷光材料,理论上可实现100%的IQE。此外,还可以采用外部光学元件的光提取技术提高器件的ηout,从而提高器件的EQE。然而,这些额外的元件不可避免地会复杂化器件结构并增加其成本。另一种提高ηout方法是改善分子的水平取向(Θ//)。值得注意的是,理论上,具有100%理想IQE和Θ//的材料,在无需任何额外的光学元件的条件下,可以将EQE提高到45%,但针对Θ//的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。


   

图1:分子设计策略及分子结构

针对上述问题,深圳大学杨楚罗团队报道了基于外围修饰拓展分子平面,以提升MR-TADF材料水平取向构建高性能窄光谱蓝色OLED器件的策略。基于该策略设计的MR-TADF分子3QCzBN不仅具有窄的半峰宽(FWHM = 22 nm),而且兼具优异的Θ//(98%)和接近100%的荧光量子产率(PLQY)。得益于优异的光物理性质,相应的电致发光(EL)器件实现了34.8%的EQEmax,且表现出较低的效率滚降。

作者选用DPACzBN2为母核,因为其蓝光发射和位于咔唑单元上的两个潜在活性位点。通过将两个具有优越光电性能、平面几何结构和吸电子能力的二苯基三嗪(DPTRZ)基团整合到MR核心的咔唑单元中,预期得到的化合物将具有拓展的平面结构和更高的平面性。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延长咔唑单元的平面区域,导致π共轭的延长和红移发射,但三嗪环的弱共轭和DPTRZ基团的吸电子特性可以显著减轻发射红移,从而保证蓝光发射。

为了深入理解3QCzBN的电子构型,并检验DPTRZ基团的影响,进行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模拟。其中,3QCzBN的S1能级仍保持在2.91 eV的高值,表明其蓝光发射特性。此外,3QCzBN具有更高的振子强度(0.3469),预示着高的PLQY。值得注意的是,DPTRZ基团与咔唑平面之间的旋转角度大约为2°,表明3QCzBN的平面结构。作者使用分子材料性质预测包(MOMAP)对重组能(Λ)和黄-里斯因子(HRF)进行了全面分析,进一步预测FWHM。3QCzBN展示了总计1487 cm-1的Λ,低于DPACzBN2的1676 cm-1。此外,与DPACzBN2相比,3QCzBN表现出降低的HRF,这揭示了3QCzBN分子具有更小的结构弛豫和振动变化,因此将具有小的FWHM。这些结果验证了所采用的分子设计策略的有效性。

 

图2. (a)3QCzBN的合成路线。(b)3QCzBN和DPACzBN2的理论计算结果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3. 3QCzBNDPACzBN2的光物理性质。

谱研究如图3所示,两种分子都展现出窄谱带蓝光发射,峰值/FWHM值分别为DPACzBN2的459/23 nm和3QCzBN的464/22 nm,结果与计算模拟非常吻合。在2,6-DCzPPy薄膜中的峰值/FWHM值分别为470/27 nm和476/29 nm(图3c)。重要的是,两种材料在掺杂薄膜中展现出极好的PLQY值,DPACzBN2为92%,3QCzBN为97%。如图3d瞬态光致发光(TRPL)光谱所示,拟合得到DPACzBN2的τPF/τDF寿命分别为5.4 ns/45.5 μs,3QCzBN的分别为4.9 ns /26.0μs。基于TRPL数据和PLQY,计算了光物理过程中的关键动力学常数。3QCzBN显示出更快的单重态辐射衰减(kr,S)和反向隙间窜越(RISC)速率常数,分别为1.36×108 s-1和5.57×104 s-1。相比之下,DPACzBN2的相应值仅为1.315×108 s-1和3.23×104 s-1,表明3QCzBN具有更强的TADF特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 5. HF器件的性能。(a) 两个器件的EQE-L曲线和EL光谱。 (b) 电流密度和亮度与电压(J-V-L)特性。 (c) MR-TADF材料在440-480 nm区域的Θ//和 (d) EQE的总结图。

为了评估DPACzBN2和3QCzBN的电致发光性能,作者分别制备了二元器件和超荧光(HF)OLED器件(图5、表1)。其中在HF器件中,选择了3Cz2BN作为TADF敏化剂,而PPF由于其高三重态能级和与敏化剂的能量匹配,被用作主体,DPACzBN2或3QCzBN作为发光客体。结果表明,两种HF器件均展现出蓝光发射,峰值/FWHM值分别为461/34 nm和471/34 nm。其中,基于3QCzBN的HF器件达到了34.8%的EQEmax,超过了基于DPACzBN2器件所达到的28.5%的EQEmax。证明了3QCzBN更为优越的器件性能。为了提供比较视角,作者总结了3QCzBN与其他已报道的蓝光区域(<480 nm)的MR-TADF材料的Θ//值和EQEmax。如图5所示,3QCzBN在Θ//和EQEmax方面均表现出色,是最高效的蓝色MR-TADF材料之一,进一步凸显了其卓越的性能,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分子设计策略的合理性。

相关成果以标题“Planar Expansion Enhances Horizontal Orientation of Multi-Resonance TADF Emitter Toward Highly Efficient Narrowband Blue OLEDs”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(影响因子18.5,中科院JCR一区),深圳大学黄忠衍助理教授和杨楚罗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。

论文信息:

标题:Planar Expansion Enhances Horizontal Orientation of Multi-Resonance TADF Emitter Toward Highly Efficient Narrowband Blue OLEDs
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fm.2024092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