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研究成果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研究成果 -> 最新研究成果 -> 正文

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团队:基于吡啶并苯并喹喔啉的区域异构体可实现高效的红色 TADF 发光分子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3-04-18

这篇研究论文开发了两对涉及吡啶苯喹喔啉(PQ)新受体的 V 型和 T 型 D-A-D 分子,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表征。基于 PQDMAC-V 的器件显示出更高的最大外部量子效率(EQEmax),达到 12.9%,发射峰值为 604 nm,而 PQDMAC-T 的 EQEmax 为 8.5%,发射峰值为 612 nm。这项研究强调了增强辐射跃迁对开发高效红色 TADF 发光分子的重要性。

   

通过控制受体的取代位置和给体的电子强度,发射可以很容易地从 T 型分子结构转变为 V 型分子结构,以及从 DMAC 型发光分子转变为 PXZ 类似物。理论数据显示,所有发光分子都获得了较小的 △EST 值,为高效的 RISC 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,从而确保了 TADF 特性。与 T 型分子相比,V 型发光分子的振动较少,这有利于获得较高的 PLQY。光物理数据证明了理论模拟,并证明与 T 型类似物相比,V 型发光分子具有更高的 PLQY 和更快的 kr。此外,V 形设计还显示出比 T 形发光分子更有效的 CT 相互作用。基于 PQDMAC-V 的 TADF OLED 具有较高的 PLQY,在红色区域 604 纳米处的 EQEmax 为 12.9%,而 PQDMAC-T 的 EQEmax 为 8.5%,发射最大值为 612 纳米。此外,基于 PQDMAC-V 的器件的效率滚降也有所缓解。这些结果不仅揭示了 V 型设计具有更好的替代模式,还证明了提高跃迁效率的重要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相关成果以标题“Regio-isomer enabling efficient red TADF emitters based on pyridobenzoquinoxaline”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(影响因子5.7)。

论文信息:

标题:Regio-isomer enabling efficient red TADF emitters based on pyridobenzoquinoxaline

全文链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23/tc/d3tc00869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