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研究成果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研究成果 -> 最新研究成果 -> 正文

深圳大学杨楚罗/李凯团队: 通过金属辅助热激活延迟荧光的强黄色光致和电致发光钯(II)配合物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-03-25

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具有金属扰动配体内电荷转移(MPICT)激发态的发光钯(II)配合物,即PdBO和DPdBO。两种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结构表明存在分子内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,包括金属···ππ···π和C-H···π相互作用。受益于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帮助,两种配合物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,分解温度分别为384和435。两种配合物的光物理研究揭示了高效的黄色热激活延迟荧光(TADF),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分别为91%和89%。基于PdBO的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)显示出19.5%的最大外部量子效率(EQE)。这项工作显示了基于MPICT策略的TADF Pd(II)配合物的简单设计,该策略具有非配位电子受体部分。

   

图1.MPICT型TADF单/双核Pd(II)发射体的化学结构以及关键的光物理和电致发光数据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2.(a)和(C)PdBO以及(B)和(D)DPdBO的晶体结构的透视图。上:卡宾配体和侧向受体相对于咔唑配体的扭转角。向下:PdBO和DPdBO中的分子内短p p和Pd p接触,显示C/N/Pd原子和受体平面之间的距离

图3.(a)298 K下PdBO和DPdBO在DCM中的循环伏安图(CV)(B)PdBO和DPdBO在N2气氛下的热重分析(TGA)曲线

 

图4.(a)游离供体-受体配体和Pd(II)配合物在稀甲苯(10-5 M)中在298 K下的吸收光谱。(B)游离供体-受体配体和Pd(II)配合物在脱气甲苯(10-4 M,298 K)中的归一化发射光谱。(C)3 wt% mCP膜中游离供体-受体配体和Pd(II)络合物的归一化发射光谱(298K,实线,77K,点划线)。(D)3 wt% mCP膜中DPdBO的变温光致发光衰减特性,插图:3 wt% mCP膜中DPdBO的kTADF值对温度的Arrhenius拟合(红线)。(E)不同温度下mCP膜中DPdBO发射寿命的玻尔兹曼型拟合。(F)作为DPdBO温度的函数的TADF分数和磷光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5. (A)器件结构(B)装置中使用的功能材料的分子结构(C)具有1 wt%PdBO和DPdBO的器件的EQE对亮度的曲线图(D)1000 cd m-2下的归一化电致发光光谱(E)PdBO和DPdBO的电流密度和亮度对电压特性。

论文信息:

标题:Strongly yellow photo- and electroluminescent palladium(II) complexes via metal-assisted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
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39/D4TC05027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