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研究成果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研究成果 -> 最新研究成果 -> 正文

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团队CEJ:基于吩​噁嗪/吩噻嗪嵌入双硼MR骨架的高效纯红光OLED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3-09-01

基于硼氮掺杂多环芳烃的多共振(MR)分子因其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和窄带发射光谱,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)领域的前沿发光材料。在已报道的MR分子中,纯红光分子研究最为滞后。纯红光MR分子的设计难点在于一方面MR骨架固有的弱电荷转移特性限制了红移发射,另一方面大分子量可能导致真空蒸镀工艺困难。

   

图1:分子设计策略及分子结构

针对上述挑战,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团队通过将强给电子基团吩嗪(PXZ)和吩噻嗪(PTZ)引入双硼MR分子骨架,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MR分子PXZBNO与PTZBNO,双硼-氮-氧(BNO)共轭体系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(ICT)效应,半刚性骨架(PXZ/PTZ二面角39.5°- 49.0°)平衡光谱红移与窄谱带发射特性。这两种材料表现出纯红光发射(发射峰达612-627 nm)与窄半峰宽(FWHM=45-47 nm),实现近100% PLQY以及超快辐射衰减速率(kr6.5×107 s-1),基于PTZBNO的OLED实现34.5%的外量子效率(EQEmax)及极低效率滚降(1000 cd/m⁻²下保持29.7% EQE);PXZBNO器件色坐标达(0.69, 0.31),接近BT.2020标准(0.708, 0.292)的高色纯度红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2:电致发光器件性能


相关成果以标题“Phenoxazine and phenothiazine embedded Multi-Resonance emitt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Pure-Red OLEDs with improved color purity”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(影响因子13.3,JCR分区: Q1)。


论文信息

标题:Phenoxazine and phenothiazine embedded Multi-Resonance emitt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Pure-Red OLEDs with improved color purity
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3.1445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