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空间内电荷转移(through-space charge transfer, TSCT)激发态以设计热活化延迟荧光(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, TADF)发光分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s)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在本工作中,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两种TSCT-TADF分子,分别命名为2DPXZ-QX和2DPXZ-DFQX,它们具有由两个咔唑桥支撑的“供体–受体–供体”(D-A-D)三明治结构。以二苯并苯嗪(QX)及其氟代衍生物(DFQX)作为受体,氧桥联三苯胺(DPXZ)作为供体。单晶X射线结构表明,每个分子中的两个供体与受体呈面对面排列,由此产生显著的分子内π–π相互作用。在1,3-二(N-咔唑基)苯(mCP)掺杂薄膜中,2DPXZ-QX和2DPXZ-DFQX的光致发光峰值波长(λPL)分别为595 nm和600 nm,其光致发光量子效率(PLQY)分别达到67 %和54 %。延迟荧光寿命分别为8.8 μs和6.7 μs。基于这两种三明治型发光分子的OLED器件最高外量子效率(EQEmax)可达19.1%。

图 1 (a)与(b)分别是2DPXZ-QX和2DPXZ-DFQX的单晶结构示意图,图中标出了供体与受体间关键的短距离π–π堆积;(c)与(d)分别为2DPXZ-QX和2DPXZ-DFQX的RDG(reduced density gradient)分析,绿色区域表明强π–π相互作用。

图 2 (a)与(b)分别是2DPXZ-QX与2DPXZ-DFQX的前沿分子轨道分布及激发态能级示意图。

图 3 在二氯甲烷(DCM)溶液中2DPXZ-QX与2DPXZ-DFQX对Ag/AgCl(参比电极(E₁/₂(Fc⁺/Fc)=0.47 V)进行循环伏安测试的伏安曲线

图 4 (a) 2DPXZ-QX与2DPXZ-DFQX在甲苯(浓度10⁻⁵ M)中的紫外–可见吸收光谱;(b) 2DPXZ-QX在不同溶剂(10⁻⁵ M,298 K)中的发射光谱;(c) 2DPXZ-DFQX在不同溶剂(10⁻⁵ M,298 K)中的发射光谱。

图 5 (a) 2DPXZ-QX与2DPXZ-DFQX在多种掺杂主体中的稳态光致发光光谱(298 K);(b) 2DPXZ-QX与2DPXZ-DFQX在多种主体中的磷光光谱(77 K);(c) 2DPXZ-QX与2DPXZ-DFQX在mCP薄膜中的瞬态光致发光特性(298 K)。

图 6 (a) 以2DPXZ-QX为发射体的OLED器件结构示意图;(b) 器件中所用各有机材料的化学结构;(c) 2DPXZ-QX器件的电致发光(EL)光谱;(d) 2DPXZ-QX器件的外量子效率–亮度曲线;(e) 2DPXZ-QX器件的电流密度–电压–亮度特性曲线。
论文信息:
标题:Sandwich-typ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olecules with through-space charge transfer excited state for red OLEDs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orgel.2024.107114